建筑節能 期待技術與意識雙跨越
時間:2007-8-3 11:18: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點擊:138702次
關鍵詞:
新華網電(記者 周文林) 在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的今天,建筑節能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應充分借助國際先進環保節能技術,縮短技術差距,另一方面,要在全民中進一步強化普及節能環保意識,為2010年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創造條件。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關統計數據表明,近幾年,中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全國能耗總量的27.5%;國內既有建筑近400億平方米,95%屬不節能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達20億平方米以上,其中大量建筑為高耗能建筑,建筑節能形勢非常嚴峻。 業內人士認為,建筑節能的提升相當程度上依賴先進技術的開發和支持,在這方面,跨國企業很早就投入了重兵,進行長期的研發。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在中國推出新一代節能環保型產品-日立HEP高級乘客電梯,它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節能環保:其拖動系統通過采用高效能永磁同步無齒主機,與傳統的拖動方式相比能源損耗減少30%以上。 日立電梯只是近年來跨國企業在建筑節能產品領域投入重兵的一個縮影。資料顯示,自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后,發達國家開始致力于研究與推行建筑節能技術,而我國在這方面推廣不足,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達到節能50%的建筑,其采暖耗能約為歐洲國家的1.5倍。 專家認為,“十一五”期間,中國建筑節能要達到節約標準煤1.1億噸,到2010年,全國城鎮建筑要實現節能50%,到2020年完成大部分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要實現這些目標,加強建筑節能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加快中國建筑節能的發展尤為重要。 推進節能環保,除了技術上的提升,另一個要素在于全民節能意識的提高。“不少人認為節能環保是企業的責任,這是一個誤區。節能和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節能要從自身每一個行為習慣做起。”德國威能公司亞太區運營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米歇爾·布瑞米克說。這家已有133年歷史的全球著名供暖科技和系統服務企業不久前在北京推出了一項“我的北京,我的藍天”自行車免費騎行公益活動。“如果我們直接通過捐錢的方式,那對我們來說更容易更簡單,但接受捐款的企業和個人,無法理解節能環保的意義。通過騎行的方式,可以讓每一個普通人意識到節能環保和自己密不可分,從而引發更多的人對節能意義的思考。”布瑞米克說。 新華網電(記者 周文林) 在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的今天,建筑節能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應充分借助國際先進環保節能技術,縮短技術差距,另一方面,要在全民中進一步強化普及節能環保意識,為2010年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創造條件。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關統計數據表明,近幾年,中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全國能耗總量的27.5%;國內既有建筑近400億平方米,95%屬不節能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達20億平方米以上,其中大量建筑為高耗能建筑,建筑節能形勢非常嚴峻。 業內人士認為,建筑節能的提升相當程度上依賴先進技術的開發和支持,在這方面,跨國企業很早就投入了重兵,進行長期的研發。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在中國推出新一代節能環保型產品-日立HEP高級乘客電梯,它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節能環保:其拖動系統通過采用高效能永磁同步無齒主機,與傳統的拖動方式相比能源損耗減少30%以上。 日立電梯只是近年來跨國企業在建筑節能產品領域投入重兵的一個縮影。資料顯示,自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后,發達國家開始致力于研究與推行建筑節能技術,而我國在這方面推廣不足,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達到節能50%的建筑,其采暖耗能約為歐洲國家的1.5倍。 專家認為,“十一五”期間,中國建筑節能要達到節約標準煤1.1億噸,到2010年,全國城鎮建筑要實現節能50%,到2020年完成大部分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要實現這些目標,加強建筑節能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加快中國建筑節能的發展尤為重要。 推進節能環保,除了技術上的提升,另一個要素在于全民節能意識的提高。“不少人認為節能環保是企業的責任,這是一個誤區。節能和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節能要從自身每一個行為習慣做起。”德國威能公司亞太區運營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米歇爾·布瑞米克說。這家已有133年歷史的全球著名供暖科技和系統服務企業不久前在北京推出了一項“我的北京,我的藍天”自行車免費騎行公益活動。“如果我們直接通過捐錢的方式,那對我們來說更容易更簡單,但接受捐款的企業和個人,無法理解節能環保的意義。通過騎行的方式,可以讓每一個普通人意識到節能環保和自己密不可分,從而引發更多的人對節能意義的思考。”布瑞米克說。
|